在艺术与知识的海洋里,我们播种下创意与创新的思维,收获着传承与发展的希望。
多日来,在王星记与中国美院共同承办的国家艺术基金“中华扇艺创意创新人才培训班”上,同学们在专家学者及非遗传承人精彩的授课中收获满满。
关于扇子的鉴赏与收藏
授课主题:《扇子的鉴赏与收藏》
主讲专家:包铭新-东华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《纺织学报》主编
东华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《纺织学报》主编包铭新
包铭新教授的课程,通过扇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涵与意义进行展开,详细讲述了中国扇子的不同种类与功能。
包铭新教授从艺术鉴赏及收藏的角度,向学员们分享了书画扇、团扇、折扇鉴赏的几大关键之处。
在讲课中,包铭新教授为学员们归纳出扇文化的审美态度,将扇子鉴定和收藏经验传授给大家,帮助学员们快速掌握扇子的鉴赏能力。
关于扇艺的传承与发展
授课主题:《中华扇艺发展——王星记历史品牌与品牌保护》
主讲专家:孙亚青-杭州王星记扇业有限公司董事长;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星记扇代表性传承人;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
杭州王星记扇业有限公司董事长,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星记扇代表性传承人,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孙亚青
钻研制扇技艺40余年的孙亚青董事长从中华扇艺的源变、扇业扇类的发展切入,进而论述了杭扇的发展与王星记的历史传承。
孙亚青董事长从自身擅长的传统制扇技艺出发,讲述了自己对中华扇文化的流变与发展的理解,使学员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,体会到了王星记制扇技艺的特色。
在互动环节中,学员们积极提问,孙亚青董事长就学员提出的有关非遗保护与市场开发、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有效的交流与沟通。
关于扇艺人才的培养
授课主题:《扇艺创新人才的培养和管理》
主讲专家:刘朝晖-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,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,文化人类学博士
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,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,文化人类学博士刘朝晖
刘朝晖教授通过对非遗传承人及传统手工艺人的重新认识,引申出艺术创新的方法与方式,并详述了艺术创新与守旧的关系。
他从文化学的角度解释了创造、发明、天才等含义,将文化要素与积累和个人能力关系在一起,得出扇艺创意制作和创意人才的本质问题就是“传统手工艺如何活在当下”这一结论。
随后,刘教授还以王星记制扇技艺及产品创新作为案例,详解了传统扇艺如何与时代相结合进行创新的道路。
关于民俗与传统手工艺
授课主题:《民俗与传统手工艺》
主讲专家:殷锐;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、杭州古都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、浙江省非遗传承教学基地负责人、中国非遗保护协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
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、杭州古都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、浙江省非遗传承教学基地负责人、中国非遗保护协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殷锐
殷教授在授课中讲述了民俗的崛起与传统工艺振兴的历程,并详细论述了中国传统社会中的造物哲学和生活方式。
她提出,当下民俗与传统手工艺应当有更大的创新发展,她的课程深入浅出,清晰地表达了民俗与传统手工艺之间的关系,让学员们获益匪浅。
在接下来的时间里,
更多重磅课程将陆续开课,
理论+实践,
将中华扇艺与传统文化娓娓道来,
与学员们一道,
共绘一片艺术的海洋……